当前位置:详情

27

2024.05

李灿东教授临证案例精选——胃脘痞满案
浏览:72次时间:2024.05.27

吴某,女,30岁。2015年10月4日初诊。

主诉:反复胃脘痞满10月余

现病史:胃脘痞满,饥饱皆然,嗳气觉舒,按之欲呕,乏力昏蒙,口干不苦,纳呆寐可,性急唇红,体型瘦高,便通溲黄,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为薄白,脉弱。

既往史:胃下垂、慢性胃炎、双侧乳腺增生伴右乳囊肿

处方: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白术12g 党参15g 生白芍12g 柴胡10g 佛手10g 枳壳10g 茯苓10g 神曲10g

二诊:2016年9月4日,药后胃胀满好转,仍纳差,口千不苦,喜热饮,夜寐尚可,大便1~2日一行,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腻微黄,脉象细滑

处方: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 柴胡10g 生白芍10g 积壳10g 吴茱萸1g 黄连6g 神曲10g 甘草3g    6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

  体会:此患者以胃脘胀满前来求诊,表现为嗳气、反酸、口有浊气,为胃气上逆之表现。然胃气本降,因何而上逆?实因肝木横犯中土,阳土不降,上逆作病,乃肝胃不和之证也。

  肝气郁则不能疏达,横逆于胃,气机不畅,发而为胀,故见胃部胀满不舒;肝气不畅,气机失调,疏泄不及,可见大便不畅;气行则津行,气机不行,津液亦不行,停留而成痰饮水湿,故见大便黏滞、腻、脉滑;气都胃中,郁而化热,故见吞酸嘈杂。倘病日久,气滞不单化火、成饮,更可累及血分,形成气滞血瘀,故此案患者舌质稍暗,辨为肝胃不和证。
  何以治之?李师选用香苏散合左金丸加神曲,乍看之下,颇为不解,《方剂学》教材中载香苏散本为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气滞之方,细看方药,此方恰合病机。香附为妇科气药之总司,味辛微苦调肝气,疏肝解郁而不伤阴,治肝郁之本;陈皮理气化痰,除肝郁所生之痰湿;紫苏不单治表,更可解郁、化痰、发散郁火(火郁发之),(药品化义》载“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开心胸郁热神妙”可参;入一味神曲,化痰、消食、和胃,一药多用;甘草调和诸药,扶助正气,故全方行气而不伤正。合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以对嘈杂、反酸、嗳气之症。病、证、症相合,故能奏功。后以四逆散和左金丸善后,仍是调和肝胃之法。
  启发:李师临床上用药极为简洁,一是为了节约患者的经济费用,二是对自己处方用药有精准性的要求。方中每一味药的加减其中皆有深意,往往一药多用,值得细细揣摩。例如神曲一药,常看李师在脾胃病的患者中频繁使用,私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①今时之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种类丰富,受西式饮食影响,人们常好食生冷,饥饱无度,饮食无节,导致脾阳受损,饮食积滞,虚实夹杂。神曲乃辣蓼、苍耳子、杏仁等辛味之品发酵而成,辛苦甘温,既能消食化积,又能振奋中阳、和降胃气,攻补同用,适合大部分现代人之体质。② 脾胃为生痰之源,中阳一伤,脾气失运,而生痰饮水湿。用神曲理气化痰,除痰饮之标,并起和胃之功,防止患者拒药反应的发生。观磁朱丸以神曲糊丸,防止金石药伤胃可知。③ 学生在查阅不少本草著作后,发现神曲具有破癞结积滞之功,例如《药性论》言神曲“化水谷宿食,癞结积滞,健脾暖胃”,《本草汇言》载神曲治疗产后瘀血,均可供参考,本案患者原本舌质偏暗,服药后舌质转红,是因神曲有调和气血之功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叶学谦整理)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