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详情

29

2020.05

陈金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童铷烯师承作业月记20.5
浏览:1793次时间:2020.05.29

 5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童铷烯

(对本月的坐诊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总结,指导老师批阅)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心,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以辛温通阳或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等。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痛胃脘痛》在诸痛门中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活血理气止痛治死血心痛。

 胸痹心痛之病理变化主要是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以痰瘀之邪较为突出。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百病皆由湿作祟”,注重补益心脾、从痰湿湿辨治冠心病。陈教授认为心系疾病病机复杂,气血阴阳的不足为本虚,由此产生的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标实,临床则多见虚实夹杂之象,处方用药应注重把握病机,标本同治、通补兼施。痰湿阻于脉络致气血运行失畅血液癖滞、痰癖互阻致心脉不畅,发为“胸痹”。 瓜蒌薙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由瓜萎、薤白、半夏、黄酒组成,具有通阳宣痹、祛痰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方中瓜蒌宽胸顺气,为治胸隔郁结之要药,薤白辛温能散痰饮恶血,半夏降逆泄浊,一宽一降一通可有宽胸行气、通阳散结之功; 现代造影研究发现,发现气血瘀证患者和痰阻心脉的患者更易出现冠脉狭窄,且程度更严重。而在冠脉造影异常的患者中,血瘀证患者最多。陈教授认为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易损伤阳气,滋生湿邪,闽地沿海、湿热之邪更胜。湿性粘滞,不易去除,日久阻滞气机,瘀血内生,痰瘀交组,病情缠绵难愈,预后欠佳。《古今医鉴》也指出:所说“心痹痛者,亦有顽痰死血”。 然而本方活血化瘀力度不足,故陈师同时合用失笑散以加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力度。方中五灵脂性味甘温,善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而散瘀血;蒲黄性甘平,亦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止血作用,与五灵脂相须为用,活血散结,祛痰止痛作用增强,可治一切心腹诸痛。两方合用,对痰瘀互结所致胸痹心痛,多可取效迅速。

 验案 张某某 ,女472018412日主因“反复胸闷痛1月余”初诊,既往“心肌病”病史,偶有胸闷,无黑朦。近1个月余来,劳累后反复发作心前区闷痛,持续5-8分钟,含服“救心丸”后可快速缓解。发作时无伴汗出肢冷,无恶心呕吐,无浮肿尿少,口中粘腻,口苦,自觉四肢沉重,纳可,夜寐一般,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涩。考虑本病中医诊:胸痹,证属痰瘀互结,方药以瓜蒌薤白散合失笑散加减处方:太子参15g,三七3g冲服,丹参15g,桃仁10g,蒲黄5g,五灵脂10g,薤白10g,瓜蒌15g,枳壳8g,半夏8g,石菖蒲8g7剂,水煎服,日一剂, 100ml,分服。419日二诊诉疼痛程度减轻,较易缓解,但仍发作频率同前,口腻口苦减轻,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竹茹、三七,加法半夏8g,黄芪15g,黄精10g7剂,后复诊诉胸闷基本无再发作。嘱其上方隔日分服,14剂后停药。后因他病来诊,诉无再发胸闷痛不适。

     指导老师批阅:胸痹之病机应认真辨析体质、地域等因素,南方多湿、北方多瘀,病机虚虚实实,常见虚实夹杂之象或是多种致病因素联合致病,胸痹的治疗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重视缓解期的调护,针对其现有致病邪气治疗,同时认识到心气不足、心阴不足这一本虚的基础。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