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详情

06

2020.05

陈金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黄楦槟月记20.5发热治疗经验
浏览:2256次时间:2020.05.06


 

指导老师: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对本月的坐诊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总结,指导老师批阅)

 

陈金水教授治疗发热经验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称为发热。

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发热。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发热。中医辨证论治发热:

风寒束表证: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清涕,脉浮紧,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外袭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渴,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出疹,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散风热。银翘散加减。

风热疫毒证:高热,微恶风,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大渴,甚则神志模糊不清,语言错乱,舌红,苔薄黄,脉洪数。疏表清热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风湿化热证: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头重身困,汗湿沾衣,口渴不欲饮,舌红不干,苔黄微腻,脉濡数。疏风清热祛湿。越婢加术汤加减。

外燥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肤燥少汗,咳嗽痰少,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浮数。疏表润燥。桑杏汤加减。

暑湿袭表证: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困重,恶心纳呆,口渴,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祛暑化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暑热内郁证:高热烦躁,甚或神昏,面红目赤,无汗,伴恶心,呕吐,胸闷,舌红或绛紫。脉沉数。清热透暑。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气分热盛证:身壮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汗多,心烦,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辛寒清热。白虎汤加减。

营分热盛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渴不多饮,皮肤干燥,斑疹隐隐,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绛,苔黄少津,脉细滑数。清热凉营。清营汤加减。

血热内扰证:发热,神昏谵语,斑疹显露,面赤唇红,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深绛,脉滑数。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热闭心神证:高热,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滑数。清心开窍。清营汤加减,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热盛动风证:高热,昏仆抽搐,手足蠕动,舌红,脉洪大。清热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配服紫雪丹。

肝郁化火证:时觉发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加减。

瘀热内郁证: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黯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化瘀清热。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热内扰证:发热不高,持久不退,咳嗽咯痰,胸闷心烦,体重乏力,渴不欲饮,舌红胖,苔黄腻,脉滑数。化痰清热。黄连温胆汤加减。

气虚发热证: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后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数。益气清热。补中益气汤加减。

陈师云:发热是临床常见症,人体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无数疾病会引起发热,现代医学若查不明原因,则治疗无从下手。这时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验案:患者周某某,男性,30岁。“低热1月”。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1—37.5℃,无恶寒,无胸痛咳嗽,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于多科,常新冠肺炎核酸、肺部CT、腹部彩超等许多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予对症处理,体温无下降。转诊我科。症见:低热,精神疲乏,食欲下降,大小便正常。

查体:舌质红,苔浊,脉滑数。

诊断:发热

证属:湿热内蕴

治法:宣畅气机,清热化湿

方选:三仁汤加减

药用:杏仁10    蔻仁10    苡仁30     厚朴10

半夏8     通草2     滑石20     淡竹叶10

柴胡15    青蒿10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体温有下降波动于37.1—37.3℃,精神仍疲乏,食欲不佳。

查体:舌质略红,苔浊,脉滑

 药用: 杏仁10    蔻仁10    苡仁30     厚朴10

半夏8     通草2     滑石20     淡竹叶10

柴胡15    青蒿10    苍术10     麦芽30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已4日无发热,精神好,食欲正常。嘱其清淡饮食,多食用淮山,薏苡仁。

按:湿邪为病,病势缠绵,而且常夹热邪。本患者典型的湿热内蕴之象,使用三仁汤宣畅气机,清热化湿,加柴胡、青蒿退热。二诊体温下降,仍疲乏,食欲不佳,加苍术健脾化湿,麦芽消食。三诊体温已正常。

 

 

老师评语:

发热病因多,几乎所有疾病都可能发热,所以临床中不明原因发热,西医治疗玩玩束手无策,这时就是中医发挥优势的时候,经过辨证论治,从患者表现出的证去治疗,常常能取得不错效果。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