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记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对本月的坐诊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总结,指导老师批阅)
陈老师治疗水肿经验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有赖于脾气的升化转输,肺气的宣降通调,心气的推动,肾气的蒸化开合。这些脏腑功能正常,则三焦发挥决渎作用,膀胱气化畅行,小便通利,可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反之,若因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导致上述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即可发为水肿。
病因病机;
水肿为常见病,外感内伤均可引起,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脾肾三脏,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以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本病,其中以肾脏为本。
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上则津液不能宣发外达以营养肌肤,下则不能通调水道而将津液的代谢废物变化为尿,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2.湿毒浸淫,内归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痈疡疮毒生于肌肤,未能清解而内归肺脾,脾伤不能升津,肺伤失于宣降,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济生方·水肿》谓:“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
3.水湿浸溃,脾气受困脾喜燥而恶湿。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失其运化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4.湿热内盛,三焦壅滞“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湿热内侵,久羁不化;或湿郁化热,湿热内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5.饮食劳倦,伤及脾胃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6.肾气虚衰,气化失常“肾者水脏,主津液。”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以致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引起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陈老师强调:
1.要注意审证求因,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查,如有些肾病性水肿,无腰痛,无特征性症状,但尿蛋白可能阳性,血压可能增高,对我们的治疗都有指导意义,治疗时可加用一些补肾、降蛋白的中药。另外要注意,有些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降血压,会出现水肿,换药后就没了,因此要问用药史。
2.要注意饮食调护,低盐饮食。不宜过度疲劳,尤应节制房室,以防损伤真元,起居有时,预防外感。
3.水肿日久,久病必瘀,可加用活血化瘀药,能增强疗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改善微循环后,有利于水液代谢。
4.要分清虚实,尤其是虚证患者,在利水消肿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扶正。
验案:患者温某,女性,48岁,浮肿半年。近半年来,无诱因出现反复双下肢浮肿,压之凹陷,无恶寒发热,无气喘咳嗽,无尿量减少,无尿中泡沫增多,食欲睡眠正常,大便调,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曾查生化全套、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双下肢彩超等均未见异常,服用利尿西药,症状可改善,但停药后又复发。今求治于我科门诊。
查体:BP120/75mmHg,舌淡苔白,脉浮。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西医诊断:水肿待查
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方:五苓散加味。
药: 猪苓15 茯苓15 白术15
泽泻10 桂枝10 车前子15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已无明显水肿,无其他不适,舌脉同前,再进5剂巩固疗效。1月后随访,无再发水肿。
按:五苓散,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健康人、正常小鼠和家兔均无利尿功效,但当有代谢障碍时,给予五苓散后利尿作用显著,并能促进局限性水肿的吸收。五苓散可以改善全身状况、缓解由于渗透压上升而尿量减少的状况。
五苓散全方药性平和,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可用该方加减治疗各型水肿,尤其是原因不明性水肿,每获良效。
老师评语:
水肿治疗要分清楚阴水和阳水,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宣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以扶正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