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详情

31

2020.01

陈金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童铷烯师承作业月记20.1
浏览:1706次时间:2020.01.31

 1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童铷烯

(对本月的坐诊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总结,指导老师批阅)

    本地处于江南,多湿,尤其梅雨季节,为皮肤病高发季节,不少初发或复发皮肤病患者前来就诊。近日接诊一名老年女性,发作性皮肤瘙痒伴融合成片之丘疹,夜间为甚,皮疹位于头面、四肢、躯干。每年反复发作,西感医诊为“特发性皮炎”,予以激素、抗过敏药物,初始症状可减轻。但夜间皮肤瘙痒明显,且不能完全缓解。陈师以“湿疮”论治,施以清热化湿解毒之法配合治疗,患者逐渐减停激素。

陈师认为“湿疮”多因感受湿热毒邪,郁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致病,治疗宜用清热燥湿解毒为主,善用五味消毒饮、白鲜皮、土茯苓、薏苡仁,久病者外因为湿热毒邪反复侵袭,内因为久病致瘀入络,多有热入血分之象,夜间症状加重,斑疹色素沉着不退、此消彼长等改变,可加牡丹皮、紫草理血分热,疗斑疹,全方辅以甘草调和诸药药性。蒲公英苦泄寒清,功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凡热邪所致治疮痈肿毒,不论内外均可使用,更有散结解郁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抗血栓、抗高血糖等作用,薏苡仁渗湿泄热,引湿热从水道而出,“搜湿热之蕴毒”,  野菊花有抗炎、抗病毒抗菌、保肝等作用;甘草有抗炎、解毒、解热、镇静保肝、抗过敏等作用,诸药共治其“毒”。

皮炎或湿疮的发病逐年增多,反复发作,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等方面有较多优势,陈师吸取前人经验,对本地区患者的普遍体质的熟练掌握,深入研究湿疮的病因病机,总结了该病独到的辨证施治、预防调摄等,治疗收效颇为明显。

 指导老师评语: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重视湿热热毒、血虚、血燥等论治,虚实夹杂,注意辨析标本缓急。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