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
医 案
指导老师:陈金水 继承人:童铷烯
时间:2020. 4.17 地点:门诊中医科
马xx 女 65岁
初诊:反复排便稀软3个月,伴脐周腹痛,便后得舒,排便或与进食有关,日排便4次,不成形,伴肛门不适无腹胀、纳差,夜寐欠佳,入睡困难。
查体:舌红苔薄白稍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泄泻(脾虚湿困)
西医诊断:肠功能紊乱
党参15 茯苓15 白术15 白扁豆15
陈皮8 莲子15 山药15 甘草3
砂仁后入3 酸枣仁杵碎15 白芍15 桔梗10
首乌藤15
×7剂 水煎服,日一剂
5.8二诊:上方治疗后大便溏泄较前明显改善,但是仍有纳差,早饱
每2-3天排便一次,或干结或拉稀,纳可,夜寐改善。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舌红苔薄白稍腻脉弦细
方药:上方去莲子,加鸡内金、厚朴
党参15 茯苓15 白术15 白扁豆15
陈皮8 山药15 甘草3 砂仁后入5
白芍15 桔梗10 厚朴10 炒麦谷芽各15
×7剂 水煎服,日一剂
按: 参苓白术散是健脾益气化湿的代表方。方中党参、白术为君药,能够有效益气健运脾胃;茯苓、薏苡仁为臣药,其中茯苓、薏苡仁可健脾祛湿,陈皮、砂仁、木香都属于辛散之品,可有效醒脾化湿、理气开胃,能够改善患者脘腹痞闷的临床症状,又能使整个药方补而不滞。
诸多药物共同作用可有效调和脾胃,消食止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经现代药理学证实,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可有效消除脾虚证,提高机体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进而增强肠胃蠕动能力,而陈皮则可以增强小肠推动功能,促进胃排空。
指导老师批阅: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因此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利湿收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