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案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时间: 2020年6月23日 地点:门诊502诊室
患者林某某,男性,78岁,“反复胸闷痛2月”。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平素服用“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近2月症状加剧,反复胸闷痛发作,求治心内科,加用“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银杏叶片”改善微循环治疗,症状无好转。转诊我科,症见:反复胸闷痛发作,疲劳时明显,精神疲乏,少气懒言,食欲差。
查体:舌淡,苔白,脉细弱
诊断:胸痹
证属:气虚证
治法:益气通络
方选:自拟方
药用:太子参30 黄芪30 党参15
白术15 川芎8 丹参15
鸡内金10 麦芽30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症状胸闷疼症状改善,精神好转,偶有腹胀。
查体:舌淡,苔白微腻,脉细弱
药用:太子参30 黄芪30 党参15
白术15 川芎8 丹参15
鸡内金10 麦芽30 砂仁5(后入)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已胸闷痛发作,精神好。嘱其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中药学“胸痹”范畴。冠状动脉硬化、阻塞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重要机制,因而西药治疗,多在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殊不知活血化瘀过猛过久,会导致患者气虚,“不荣则痛”。本患者就是个典型病例。所以治疗予太子参、黄芪、党参、白术益气为主,稍佐川芎、丹参活血化瘀,患者食欲差,予鸡内金、麦芽消食。二诊症状减轻,有腹胀,加砂仁行气消胀。胸痹的治疗过程中,切不可受西医理论的影响,只是一味地活血化瘀,要注意气虚的情况。
指导老师批阅:
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是现代医学医学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而且都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运用过久,患者可能出现气虚的情况,临床应重视补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