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详情

11

2020.04

陈金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黄楦槟月记19.7荨麻疹
浏览:2979次时间:2020.04.11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对本月的坐诊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总结,指导老师批阅)

陈老师治疗荨麻疹经验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荨麻疹虽然不是严重危害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但由于瘙痒难忍、皮肤疹块,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久而造成较大心理压力。

本病中医称为瘾疹。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总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可因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表;或因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因气血不足,虚风内生;或因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而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病。

陈老师善于使用消风散和六味地黄丸治疗荨麻疹。

消风散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全方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两方合用,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对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验案:李××,男,61岁。初诊:以全身皮肤瘙痒1月,1月前进食牛羊肉之类后出现风团遍布周身,瘙痒难忍,头面及躯干为主。 先以西药治疗半月,大块风团消退,但皮肤仍然奇痒,搔抓时发红,尤其在夜间为其甚。伴口干,眠差。又配以中药服用1周,症无消减。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查体:脉细数,舌质稍红,苔稍黄腻。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诊断:风疹。证属肝肾阴虚,风热袭表。治宜滋水涵木,祛风燥湿,清热凉血。方拟:消风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30,山药15,白术15,荆芥10, 防风10, 蝉蜕5, 牛膝10, 石膏20(先煎), 知母10, 苍术15,苦参10, 当归8,胡麻仁15, 泽泻10,土茯苓30,丹皮10,生甘草3。3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服药2剂,痒疹大减,口不干,夜寐安;继服5剂,愈。

按:综合脉证,本案属长期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火旺之体,饮食不节,辛热厚味之品,致使热极生风,表里俱病,治宜补益肝肾,滋水涵木,祛风燥湿,清热凉血。方中以荆芥、防风为君药,荆芥味辛性温,善去血中之风。防风,能发表祛风,胜湿,长于祛一切风,二药相伍,疏风以止痒。苦参、苍术为臣,苦参性寒,善能清热燥湿,止痒,苍术燥湿、辟秽、发汗、健脾,两者相配,燥性尤强,即燥湿止痒,又散风除热。佐以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解毒,蝉蜕散风热、透疹,此二味不仅可增荆芥、防风祛风之力,更能疏散风热透疹。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木通利湿热,六味地黄丸祛山茱萸、合胡麻仁、当归滋阴养血润燥,尤其重用生地善清血中之热,与清气分热之石膏、知母共除内热。当归兼可活血,有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之理。甘草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用为佐使。诸药合用,于祛风之中伍以除湿、清热、养血之品,使风邪去,湿热除,血脉和,则瘙痒自止。

 

    

老师评语

    当今社会,生活条件较好,许多人饮食不节,膏梁厚味,容易酿生湿热,喜欢熬夜,容易耗伤阴血,从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消风散和六味地黄丸加减运用,临床上能取到较好效果。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