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案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时间:2019年2月12日 地点:门诊502诊室
林××,女,62岁。反复胸痛1年,加剧1月。1年前反复胸骨后闷痛,范围约1手掌大小,持续约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剧烈时痛彻至背。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气喘、端坐呼吸,无肢体浮肿。于外院查心电图及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以”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1个月来胸闷痛发作频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食欲睡眠欠佳,二便调。
查体:BP 120/70mmHg。舌黯红,苔白根黄腻,脉细滑。心率75次/分钟,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诊断:胸痹;证系:胸阳不振,痰瘀互结。
治法:通阳散结,袪痰活血法。
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药:瓜蒌15 薤白10 法半夏10 桂枝10
陈皮5 茯苓10 枳壳10 蒲黄10
五灵脂10 厚朴10 紫苏梗10, 甘草3
×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仅偶有轻微胸闷痛,效不更方,原方继进7剂,1月后随访,无胸痛发作。
按:胸痹心痛病一般指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证,与现代医学“冠心病”症状类同。综合古今各家所说,本病的病因均由心气不足为本,血脉营运受阻以致淤血痰浊内停为标。综合脉症,此例本虚为胸阳不振,标实为痰浊、瘀血。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其主要病理因素是痰瘀互结,阻滞心脉。瓜蒌薤白半夏汤,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桂枝助其温通心阳;合以半夏厚朴汤行气开郁,降气化痰;合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指导老师批阅:
针对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其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本虚宜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尤重活血通络、理气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