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
医 案
指导老师:陈金水 继承人:童铷烯
时间:2019.5.6 地点: 中医科病房
赵xx,男,65岁
初诊:主诉:畏寒半年
半年前感冒发热,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热退,但感阵发性恶寒,时伴出汗,时伴无汗,尤夜间为甚,兼有怕风,乏力,纳食稍减。体温及二便均正常。既往有“持续性房颤”史。曾更医多家,亦相继试用附子汤、通脉四逆汤、补中益气汤等治疗,均乏效。
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结代。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房颤;血常规正常。
西医诊断: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持续性房颤;
中医诊断:汗症(心脾两虚,营卫不和)
治法: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
黄芪30g 桂枝9 g 白芍10 g 白术15 g
防风g 9 浮小麦20 g 甘草3
3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
服1剂当晚恶寒骤减,汗出甚微,3剂后恶寒汗出未作。但再求原方5剂以巩固之。
按:本案属老年长期持续性房颤病人,兼有乏力,纳食稍减,本为心脾气虚之体,适逢外感风寒起病,大气虚损,营卫俱虚,故证见恶寒,或有汗,或无汗,尤夜间阳气内潜,表阳更虚,不能固表,而恶寒更甚。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同属固表祛邪之剂,前者主要走气分以益气固表而重在助卫阳,后者能温通心脉而调和营卫,重在和营,两方合用,标本兼治,乃治表虚卫外不固、营卫不和之证
指导老师批阅:老年汗证在临床颇为多见,可表现为盗汗、自汗,辨证上与津液、血液有密切关系,单独发病或见于其他疾病的表现中,以虚劳者多见,亦不乏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病久或病重者更见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根据不同证候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养阴等,症状改善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