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详情

27

2018.07

陈金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黄楦槟月记18.7郁病.
浏览:1684次时间:2018.07.27

 

指导老师:陈金水教授

继承人:黄楦槟

时间:2018.7

 

疏肝法在郁病中的应用

郁病是一类常见病症,其临床表现多样,一般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哭善怒,或者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为主要症状,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证属于本病范畴。古代医家有关郁病的论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指一切人体气血津液等淤滞不通而生的疾病,即气血津液之郁,因气血津液淤滞不通可产生诸多症状,变化多端,情志症状也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一类论述是对此类症状病因病机的总括,并非专指某病;二是专指以情志抑悒忧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即情志之郁。本篇主要针对的是情志之郁。郁病的病因,多认为是由于七情过极,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恐惧过度,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脑神不利而引起。疾病早期多以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遏,津液输布不畅,脑神受扰为主;久则由气及血,变生多端,脏腑虚损,脑神失养,引起多种复杂的症状。但亦有素体肾精不足之人,发病早期就因肾精不足,脑髓不充,脑神失养,而脑神机能低下诸症纷现。就发病来说,已往多认为女性较多,如清代张石顽言“郁病多患妇人”,盖因女性中多善思多忧,多愁善感之人故。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各种紧张、应激因素的增加,男性郁病患者也逐渐增多。总体来说,本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也高的疾病,而且在病程演变中常化生出多种变证,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故本病的病程较长,常缠绵难愈。因此,在郁病初起症状尚轻时,即予以正确诊治,对于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郁病在临床涉及面很广,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抑郁状态以及更年期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从病因和临床表现上看,它们都与郁病相似,均可以参考本证辨证治疗。

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故疏肝法在郁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痰结、湿滞、食积等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

王某,女,31岁,家庭妇女。初诊:产后9月余,心烦,时自哭泣,少寐,多梦,口苦,胃纳欠佳。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数。此为肝郁血虚,内有郁热之证,治以养血健脾,疏肝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牡丹皮10g ,焦栀子10g ,柴胡10g ,炒白芍15g,当归10g ,炒白术10g ,茯神15g ,甘草10g,浮小麦30g ,大枣15g ,炒麦芽20g。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二诊:心烦等减轻,有时胸闷,偶感心慌,舌淡红,舌苔薄黄,脉细数。前方去麦芽,加柏子仁10g,7剂,水煎,早晚饭后服。三诊:近来心情逐渐好转,纳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续原方7剂,以收全功。按:患者产后心烦抑郁,属郁病,又属《金匱要略》所载脏躁,谓“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本案因产后失血,血不养肝,肝失柔和,则肝郁血虚,气郁化火,则兼郁热,以致忧郁心烦,伴少寐,口苦口干诸症。以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方证合拍,效如桴鼓。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