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7
医 案
指导老师:陈金水 继承人:童铷烯
时间:2019.6.16 地点:门诊502诊室
何xx 女 51岁
主诉:反复头晕、失眠1个月
1月前泡澡后出现反复头晕,乏力,无黑朦、晕厥,无肢体偏瘫,无耳鸣耳聋,自测血压84/46mmHg,平卧休息可减轻。体位改变较快时出现。曾自服“参麦饮”1周,可改善,后症状反复如前,伴见心悸(自觉内脏搏动感),入睡困难、易醒,腰酸背痛,二便尚调。
查体:BP:93/48mmHg,舌红苔薄少,脉弦细
中医诊断:眩晕(肝肾阴虚、血虚肝旺)
西医诊断:低血压
治法:滋阴潜阳、养心安神
方药:
熟地黄15 山茱萸10 山药15 丹皮10
泽泻10 女贞子15 墨旱莲15 太子参15
首乌藤15 枸杞15 合欢皮15 寄生15
×7剂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头晕有所减轻,口干,睡眠仍浅、易醒,纳可,二便尚调。
查体:舌红润苔薄少,脉弦细
方药:
熟地黄15 山茱萸10 山药15 丹皮10
泽泻10 女贞子15 墨旱莲15 太子参15
首乌藤15 枸杞15 合欢皮15 寄生15
白芍15 钩藤10(后入) 珍珠母24(先煎)
×7剂 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头晕缓解显著,夜寐改善,余无特殊。自测血压波动在95-106/55-65mmHg
查体:舌红润,苔薄白,脉细。
未继续用药,随访患者于劳累后重复上方数剂后症状多可缓解。
按:患者有一泡澡之诱因,大汗出、伤津耗气,而年近七七,肾精不足,动精伤肾,津伤血少无以制阳,心肾不交,夜寐欠佳、性急,以“参麦饮”益气养心可暂缓症状,然未达根本,故以滋阴为大法,以熟地黄滋阴补肾、配以山萸肉补肾涩精,泽泻渗泻肾湿,女贞子、墨旱莲补肾滋阴。首剂收效不显著,考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阴虚、血虚均可致虚风内动,加用白芍柔肝、钩藤熄风,珍珠母安神,续投以滋阴益气之剂,则收效显著,疗效巩固。
指导老师批阅:六味地黄丸最早虽用于治疗小儿病症,然后世对其发展应用早已超越。世人多以气虚、阳虚导致低血压论治,不可忽视血液充盈脉道,滋养全身,而妇女年逾七七,肾阴亏虚渐现,精血同源,津血亦是同源,不可见风一味潜降熄风,灌溉“树之根基”才可使枝叶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