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案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时间:2019年2月19日 地点:门诊502诊室
肖××,男,44岁。“反复头晕3月”。患者发现高血压病史5年余,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头重脚轻感,伴有腰部酸痛,无头痛,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肢体无力,食欲睡眠尚可,二便调。血压波动于160-170/90-110mmHg,就诊于心内科,诊断“高血压病”,予调整降压方案,血压有下降,波动在150-160/80-95mmHg,头晕无明显改善,转诊我科。
查体:血压150/90mmHg,舌淡,苔白,脉弦细,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中医诊断:头晕,证属: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杞菊地黄丸加味。
药:枸杞15 菊花10 山茱萸 15 丹皮15
淮山15 茯苓15 泽泻10 熟地15
女贞子15 墨旱莲15 牛膝15 槲寄生15
×7剂,日一剂,水煎服。
复诊:7剂后患者头晕明显减轻,仅偶有轻微头晕感,无明显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弦。血压140/90mmHg。再予原方7剂,患者诸症悉除。
按:本患者虽为壮年男性,然常年过度劳作,饮食起居不定,睡眠少,久则损伤人体正气,耗伤肾阴,阴不制阳,肝阳上亢,故头晕,腰为肾之府,肾主骨,故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之象。故选杞菊地黄丸滋补肾阴,平肝阳,女贞子、墨旱莲、牛膝、槲寄生加强补肾阴之力,并强壮筯骨。陈师强调,肾虚非老年之专属,当今社会,许多年轻、壮年之人,不注意保养,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或起居无常,久则伤肾,肾虚可引起一系列证候,治疗时应当从补肾入手。
指导老师批阅:
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原则,治疗方法可分为治标、治本两大类;另外,中医讲究辨证,在标本兼治的原则基础上,根据每个不同患者实际情况,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