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建纪检监察详情

27

2013.09

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
浏览:2646次时间:2013.09.27

为全面系统地推进我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水平,根据校纪委《关于印发福建中医药大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闽中医委〔2013〕29号),结合医院实际,现就2013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立足医院建设发展实际,以规范职权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工作效能,服务中心工作为根本,准确查找廉洁风险点,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全面完善防控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着眼防范,筑牢防线,推动反腐倡廉关口前移,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地维护员工利益;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抓住腐败和不正之风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各项工作,不断探索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坚持科学推进、注重实效,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要求,合理确定廉洁风险防控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分类管理,确保工作落实。

三、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我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各科室职权、岗位职责与廉政责任,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职权运行,健全廉政风险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的机制,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更加科学,在惩防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组织机构

成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吴干平  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副组长:刘建忠  院长

吴小云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成  员:陈  峰  副院长

何  洁  副院长

肖绍坚  院长助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防控办”),挂靠在监审科。

主  任:吴小云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成  员:王旭丽、王明霞、朱于财、陈少强、李玉红、张爱花、林光城、林晶、林超、王严恒

秘  书:王严恒

五、工作内容

以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为主体,以“查找、建制、监控”三个环节为重点,围绕“人、财、物”管理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从科室、岗位“两个层次”,认真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应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覆盖各科室、所有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9日—5月31日)

1.组织宣传动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使各科室进一步明确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对象、任务及要求。同时,通过我院网站、宣传栏和各类学习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实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目的是教育和保护干部,避免产生抵触情绪,做到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全员防控使我院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出台《福建中医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关于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各支部、各科室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开展时限和每项任务的责任人。

3.编制岗位职责。各科室(部门)制定全员岗位职责,于5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科审定并汇编成册,同时在院内网公示。

(二)排查风险阶段(6月1日—7月15日)

1.梳理岗位职权。各科室(部门)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清理和明确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对依法确定的岗位职责和单位职权进行分项梳理,摸清职权底数,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制度依据,编制职权目录。于6月3日前完成填写《科室廉政风险防控职权目录表》(附件1),同时交院防控办备案。

2.绘制权力流程图。各科室(部门)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权力行使的条件、程序、期限、制约和监督方式,使职权运行每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于6月15日前绘制《科室(部门)业务(权力)运行流程图》(附件2)、《科室(部门)业务(权力)运行流程图汇总表》(附件3),同时交院防控办备案。

3.查找廉政风险。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查找风险点要坚持“四评一审”,即严格执行岗位自评、部门互评、群众点评、集体评议等程序,认真查找出的风险点,提交主管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把关,并上报院防控办。一是把握三个层次。第一领导岗位,院领导和领导班子重点查找自身在“三重一大”决策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第二中层岗位,各科室负责人重点查找部门职责范围内涉及决策、人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等职权行使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点,认真填写《科室廉政风险点排查登记表》(附件5);第三重要岗位,相关重要岗位经办人要认真查找个人在履行职责、执行制度、行使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认真填写《岗位(个人)廉政风险点排查登记表》(附件4)。二是采取三种方法。环境风险分析法:针对行使职权涉及的外部环境因素,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走访调查,查找廉政风险点;流程图分析法:根据岗位职权运行流程图,分析查找职权运行各个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由事及人分析法:通过对管理、服务等业务的异常情况的监督检查,分析查找背后的人为因素,查找廉政风险点。

4.评估风险等级。各科室(部门)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逐个进行分析评估,依据岗位职权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估廉政风险。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副科级以上(含副科级)岗位的廉政风险等级经个人自评和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评定,再报院党委研究审定;副科级以下岗位廉政风险等级要经个人自评及所在科室评定后,报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各科室(部门)廉政风险等级通过部门自评,院防控办审定确定风险等级;医院廉政风险等级由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确定后,在全院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公示反馈意见,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政。

医院廉政风险由院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和负责,院领导干部岗位廉政风险由院领导班子集体管理和负责,院防控办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科室(部门)廉政风险主要由各科室(部门)负责防控,其中高等级风险由我院党政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院防控办予以监督;中等级风险由分管领导管理和负责,院主要领导和院防控办予以监督;低等级风险由涉及岗位工作人员直接管理和负责,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长负责监督。各科室(部门)重点加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工作。

(三)防控风险阶段(7月16日-10月15日)

1.深化廉政教育。通过开展党性党风党纪主题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尤其是要突出岗位廉政教育,注重查找各个工作岗位是否存在违纪违法腐败堕落的典型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开展警示教育,并融于行为规范教育、党纪法纪教育、业务学习、日常工作之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健全制度。重点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及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规则,制定和实施针对薄弱环节的补漏防控措施,完善各项制度。

3.加强权力监控。一是分权防控。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二是程序防控。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明确每一项职权办事主体、依据、流程、期限、监督渠道等内容。三是示权防控。深入推进党务公开、院务公开。通过医院网站、院务公开栏等途径,公开内部职权行使情况、廉政风险及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干部任用、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人事招聘等,加大公开力度。

4.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审计、干部考察、述职述廉、舆论监督、信访举报和案件分析等,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二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采取定期自查、不定期抽查、年度考核等方式,对风险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纳入反腐倡廉建设年度考核之中,把考评结果作为奖励、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科技防控机制。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医院网站,依托科技手段防控廉政风险。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机制,依据“权力运行流程图”,将业务流程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内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廉政风险防控。

医院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由院防控办提供建议方案,经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后,填写《院级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表》(附件6)和《院领导班子廉政风险防控表》(附件7)。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的防控措施由岗位人员本人制定,填写《岗位(个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登记表》(附件9),并报科室备案。科室(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由科室集体研究讨论制定,并填写《科室(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登记表》(附件10)和《科室(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统计表》(附件8),各科室于9月30日前将以上材料汇总后报院防控办备案。

(四)检查验收阶段(10月16日-12月31日)

1.扎实开展自查。组织各科室(部门)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自查,回顾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撰写自查报告,10月20日前报院防控办。

2.认真组织验收。在自查的基础上,院防控办将对各科室(部门)进行抽查、检查和考核,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科室(部门),将予以表彰与经验推广;对工作进展不力的科室(部门),院防控办将会同院效能办予以重点督导和督办。

3.做好调整修正。结合自查总结和检查考核,认真纠正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时纠正规范,及时调整廉政风险防范的程序、内容和相关措施。并结合形势发展、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修正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并对需要纠正的问题实施动态监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责任人和各科室(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主要负责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院防控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认真做好组织协调、推进深化工作。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防范廉政风险,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要以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重点,以重点带全面,以关键促整体,达到以廉促政的联动效果。同时,各科室(部门)要在统一领导下,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增强本科室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有效预防和避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监督,务求实效。充分发挥院防控办作用,加强对各科室(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办检查。切实整合监督资源,积极发挥医院工代会等的监督作用,拓展职工参与监督的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强化考核力度,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及年度绩效考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之中,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价和任免的重要依据,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四)为民务实,清廉从政。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要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全面推进医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网站导航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须知
就诊流程
交通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