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赏花踏青正当时,但也要小心提防各种蚊虫!近日,闽侯上街40岁的林先生在河边钓鱼时,双腕惨遭隐翅虫“围攻”,拍打驱赶后,双腕长满又痛又痒的水疱,皮肤肿大如馒头。目前,在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下,林先生已康复。
男子河边垂钓
惨遭隐翅虫“围攻”
“哇哇哇,好痛啊,医生快帮我看看……”想起林先生当时的就医情景,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林颖印象深刻。她说,当时是下午刚上班,距离皮肤科诊室还有一段距离,就听到林先生痛苦求助的声音了。
“今天天气很好,特意早早地吃过午饭来到家附近的乌龙江一带垂钓。”林先生告诉医生,到河边草丛旁时,正值中午时分,太阳晒得全身发热,没多想就脱下外套穿着短袖开始准备钓鱼。
在摆座椅、架鱼竿时,林先生感觉手腕有些痒便揉了揉。还以为是蚊子叮咬,他并没有太在意。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手腕红肿、发痒,还有刺痛感,定睛一看,有好几只黑色不知名小虫子正趴在自己的双腕上,他便用手拍打驱赶,但有些虫子却还是紧紧地贴在手腕上,只能将其打死。很快,林先生发现双手腕越发疼痛难忍,肿胀处长起水疱,部分水疱已破溃,还有黄色液体溢出。这下,林先生彻底吓坏了,慌忙“收摊”上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刚看到林先生的症状时,从医近三十年的林颖医生也着实被吓了一跳,只见双手腕密密麻麻长满了水疱,有些水疱还破溃流脓,整个手腕已肿得像馒头。经诊断,“咬伤”林先生的毒虫叫隐翅虫,受伤如此严重极可能与其拍打隐翅虫导致毒液接触皮肤有关。
专家提醒
郊外游玩尽量穿长袖衣裤
“春暖花开,踏青正当时,但此时也是蚊虫活跃的季节,在踏青时不少市民被蚊虫叮咬。”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林颖说,入春以来,每天门诊都有被蚊虫咬伤的患者前来就诊,仅被隐翅虫“咬伤”的患者就有30多名。
林颖医生介绍,隐翅虫虫体细长,长约0.3-2.5厘米,形如蚂蚁,整个身体由黑黄二色相间组成,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隐翅虫并不叮咬人,但是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肤上,有腐蚀作用,会导致皮肤疼痛灼痒和片状的白斑或水疱,甚至溃烂。因此,如果隐翅虫趴在身上,千万不要去拍打它,可以用嘴吹走,或者用扇子之类的东西把它拂开。
网传拍打隐翅虫会致命,是真的吗?林颖医生说,隐翅虫伤人症状普遍较轻,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因严重过敏而有生命危险。因此,隐翅虫伤时不要过于恐慌,可立即用碱性的肥皂、香皂等清冼,以中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也不要去挠它,以免引起伤口破溃感染。同时,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应及时上医院就诊。
那该如何预防隐翅虫“叮咬”呢?林颖医生提醒,隐翅虫常藏身于潮湿及杂草丛生地带,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清除房屋四周的废料、杂草,让隐翅虫无孳生场所和栖息地;不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整洁;隐翅虫喜欢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晚上在灯光下学习、工作时,要关好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