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案
指导老师: 陈金水 继承人:黄楦槟
时间:2019年9月17日 地点:门诊502
吴×,女,45岁,“精神疲乏3月”。患者3月前无诱因开始出现精神疲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食欲减退,无恶寒发热,无咳嗽气喘,无心悸,无头晕,查血常规、生化全套、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自行休息后,症状无好转,夜寐尚可,小便正常,大便溏薄。今求治我科门诊。
查体:BP110/70mmHg,舌淡,苔白腻,脉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西医诊断:疲乏待查
中医诊断:虚劳。证属:气虚湿阻。
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 党参10,白术15,茯苓20,扁豆10,
陈皮10,山药10,甘草10,莲子15,
砂仁10,薏仁10,仙鹤草30,黄芪30,
×7,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无肢体倦态、少气懒言,大便正常。查体:舌淡,苔白,脉细。病情明显改善,按原方再进7剂,患者告愈。
按:患者饮食不节,日久损伤脾胃,脾气亏虚,故精神疲乏,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脾虚水湿不化,痰浊内生,过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为气虚湿阻之象,选用经典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仙鹤草,又名脱力草,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但量要大方能取效,临床使用常30克起。
指导老师批阅:
虚劳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弱、不足的证候为其特征,在虚劳共有特征的基础上,由于虚损性质的不同而有气、血、阴、阳虚损之分。临床要注意辩证。